讲述红色科学家的故事 VOL.4
永远的怀念
追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
(节选)
1964年10月16日清晨,新疆罗布泊地区晴空万里,碧蓝如洗。
中国核试验基地笼罩在一片紧张、肃穆的气氛中,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试验进入了倒计时。
当天15时,原子弹正式起爆。
只见罗布泊戈壁大漠处出现一道红色的强烈闪光。紧接着,一个巨大火球腾空而起,犹如出现第二个太阳一样,天空和大地霎时被照得一片通红,形成的蘑菇云不断地上升扩张。稍后,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震耳欲聋,好似要把苍穹撕裂。
这时,全场欢声雷动,全体参试人员激动万分,热泪盈眶,互相祝贺。15时零4分,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眼望高耸蓝天的蘑菇云,兴奋地打电话向周恩来报告说:"原子弹已按时爆炸,蘑菇云已经升起,根据爆炸景象判断是核爆炸,试验成功了!"
这枚"争气弹",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使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凝聚了一大批科研人员的心血,这其中就有我们荣成人--郭永怀。他是中国核武器早期研制的三大支柱之一,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呕心沥血,为新中国的国防和科技事业献出自己的一生。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在首都机场降落时发生故障,不幸遇难。那一年,他才59岁。
几十载岁月里,家乡人民一直不曾忘记他,并于建党95周年之际,兴建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全面展示郭永怀同志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操。2016年10月16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将正式开馆。值此之际,让我们一同去追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璀璨一生。
扬名海外 毅然归国
1940年8月,郭永怀和同伴从上海乘船,历经28天,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成为该校第一批中国留学生。
就这样,郭永怀开始了长达16年的海外生涯。
抵达加拿大后,郭永怀同钱伟长、林家翘一起进入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师从数学系主任、著名数学家辛格教授。三人仅用半年时间,就获得硕士学位。
1941年5月,郭永怀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这里有一位名师,他就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冯·卡门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在加州期间,郭永怀直奔世界级难题--声障的研究。
......
经过苦心钻研,郭永怀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论文--"跨声速不连续解",破解了声障这个世界难题。郭永怀也因此跻身世界知名科学家行列。 .
.....
郭永怀与钱学森合作的论文
尽管在国外的生活富足而优雅,但是郭永怀始终心系祖国,希望所有的同胞都能过上有尊严而又幸福的生活。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郭永怀归国之心更加迫切。
......
郭永怀与家人在美国
回国后,郭永怀被新中国的巨大成就深深震撼,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团结,他将和祖国人民一起,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1962年,郭永怀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还先后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两弹一星 功勋卓越
归国后,郭永怀受师兄钱学森的邀请,出任金沙集团1862cc力学所的副所长,长期主持力学所工作,并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
工作中的郭永怀
对于力学所的学科建设,郭永怀高瞻远瞩,开拓了我国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有重要发展前途的新领域课题研究。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中国科学家突然从国际科学界神秘消失,连妻子都不知道他们的去向。他们响应国家号召,隐姓埋名,投身到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当中,郭永怀就是其中一位。
郭永怀于1960年被任命为二机部九所副所长,九所就是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负责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后来,王淦昌、彭桓武也被任命为副所长,他们三人一起形成了我国早期核武器研究的三大支柱。郭永怀主要负责原子弹弹头结构设计、引爆方式等方面的研究,领导场外试验委员会。
郭永怀(左)在现场查看爆炸成形试件
年过半百的郭永怀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奋战在青海高原上。为了原子弹,他无怨无悔。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西北高原浩瀚的沙漠上,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郭永怀就在现场。
如果说1949年10月1日,中华民族站了起来,那么伴随着这朵蘑菇云的腾空升起,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终于挺起了自己的脊梁。
中国首次氢弹试爆成功后,在核试验场欢呼的人群
两弹研制成功后,郭永怀又致力于核弹的武器化,并且在导弹刚起步时,就提出了研究反导系统。同时,他还参与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
由于郭永怀长期从事这种绝密工作,和家人聚少离多,他年幼的女儿过生日时向他讨要礼物,郭永怀满怀歉意地指着天上的星星说:"以后天上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礼物。"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他的女儿郭芹终于收到了这份迟来的生日礼物。
(本文节选自《永远的怀念-追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
(来源:掌上容成)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国生物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