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金沙集团官网下载

基础研究评价体系之探讨——记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二季度中心组学习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7日

 

创新不只是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而且是各种发现的融合、管理与制度的变革以及不断反复的结果。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是科技管理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个好的评价体系能够推动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折射研究所的发展目标、影响研究所的价值理念,增强激励效果、凝聚人心。为此,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心组把研究所评价体系的建立作为中心组成员第二季度的重要学习研究内容。

2009年6月15日下午在生物物理研究所5211会议室召开了本年度第二季度中心组学习,主发言人为徐涛所长和朱美玉副所长,主题是围绕研究所的评价体系进行战略研究。除了党政领导等中心组成员,所长助理、科技处处长孙命同志、所纪委副书记潘峰同志、人力资源处处长贡集勋同志参加了学习。京区党委组织员李利军老师应邀出席了学习会并讲话,党委书记杨星科同志主持了中心组学习。

徐涛同志在发言中认为,中心组的学习非常重要,紧密结合研究所当前的实际工作需要,非常及时。他主要谈了对研究所科研人员考核评价的思考。第一,他认为对于“考核评价”制度本身会有两种倾向性问题,一种倾向是“左倾的”频繁考核,希望快出东西,会造成急于求成现象,另一种是“右倾的”不进行考核,会造成不思进取、产生惰性,发展缓慢的现象,评价体系需要在两种倾向之间把握一个平衡;第二,从考核评价与科技成果之间的关系来讲,从现状看第一种倾向更容易形成。目前国家层面、院层面对研究所有各种各样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所也采取了对PI的考核评价。但怎样把握这个度是个难题,目前不同的研究所也有许多经验和做法,但哪种做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又好快发展的,尚无定论。他引用了与郭爱克先生交流时,郭先生的一句话“着急出成绩,静心出成果,潜心出成就”,来反映制定评价体系应该注意的道理。要求苛刻,反而产生浮躁情绪,大家不敢啃硬骨头,不敢做大科学问题。生物物理研究所具有宽松学术氛围的优良传统,他说,我们硕士博士毕业生发表文章要求宽松,PI绩效考核也是一种宽松氛围,我们也造就了“十年一剑”的成果,常文瑞先生的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LHC-II)三维结构的测定,刘力老师的果蝇对两种视觉图形参数的记性的研究成果,都是长期潜心研究,敢打硬仗的结果。我们的考核评价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大家敢于攻关国家前沿大科学问题,愿意花时间肯硬骨头。第二个方面,考核评价不做也不行,也会不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但怎么制定政策,怎么考核很关键。第三,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的优略。发言人采用案例法比较了量化考核和定性的同性评议考核评价两种不同办法的优略,比对了国内、国外考核评价的方式。最后徐涛同志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建立不同类型人员,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仪器创新、技术支撑、管理人员的评价体系,使大家有很好的个人事业发展空间。希望大家认真讨论,统一思想,形成有我们生物物理所特点、符合学科和事业发展的评价体系。

朱美玉同志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第一,评价体系是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院综合管理条例对于评价体系有规定和要求,要求重视评价体系的建立。第二,要建立完整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不单单是科研人员,技术支撑和管理人员也要有可行的、规范的评价办法。尤其是对于评价结果的利用,要强化激励导向。第三,对科学研究平台考核评价的思考。

杨星科书记根据对研究所现阶段的考核评价的做法,提出两点思考:第一,评价要导向学科发展,要对新型学科领域要有明显的政策调控,促进学科发展;第二,评价要有育人评价。引导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职责。第三,评价的科学性,目标是要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尊重。龚为民副书记讲到,为了营造出成果、出成就的氛围,研究所承担的压力,不能简单按比例分摊到课题组,简单的放大或缩小都不科学。认为定性式的同行评议更有优势,采取5年一次的总体国际同行评议,中间有一次态势评估的诊断性评价,采取亮黄牌的机制。同时也提出对各类人员、不同的科研人员评价的体系建立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赫荣乔副所长引用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念,形象的表达了管理一个研究所如同烹小鲜,不能大火,不能大起大落,不能翻来翻去,但可加不同佐料,偶有小变,评价体系也要有相对稳定性,如国家评估至少要坚持5年。仓怀兴同志认为从研究所发展战略层面讲,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可以把握学科方向,基础研究适合用定性评价但应用研究就是采用定量比较好。陈畅同志认为在考虑评价体系时要重视国际上对论文评价态势,不光重视引用的影响因子,还要重视社会影响力因子。对科学家的评价、杂志对文章的要求、选题等都可能会变化,我们的评价体系也要重视这些动向。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由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使科技发展方向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就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学家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研究所评价体系要引导科研人员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维,要激励科学家冲破传统束缚,设定高远目标,勇敢面对挑战,保持进取精神,发挥个人价值,完成历史使命。

 

(报道:党办)

(2009年6月17日)

 

【学习剪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