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金沙集团官网下载

中科大蔡刚教授做关于电镜技术的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1月20日上午9:00,应孙飞研究员的邀请,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蔡刚教授在生物物理所生物成像中心会议室做学术报告,主题为“用电镜技术解决真核生物基因基础转录机器结构”,本次报告是生物成像中心论坛系列报告的一部分。

  蔡刚教授硕士毕业于安徽大学,博士毕业于上海生科院,在美国Scipps Research Institute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做博士后研究以前,蔡刚教授一直从事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直到做博士后期间才开始学习利用电镜技术来解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所以,会议一开始,孙飞研究员就向大家介绍了蔡刚教授的经历,说他能够从纯生物学领域成功地转到需要很强物理基础的电镜领域,对于做生物化学研究并且想利用电镜技术解决大分子结构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首先,蔡刚教授向大家讲述了电子显微镜在研究生物大分子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一是能够最直观观察到生物分子的形态和结构;二是能够达到3~50埃分辨率,相对于其他的结构解析的技术如X-ray、NMR电镜,对样品的量和纯度相对较低;三是电镜技术能够对大的分子机器进行分类和直接观察;四是电镜能够解决不同功能状态下大分子构象变化的动态过程。

  报告的第二个部分主要是蔡刚教授最近几年进行的真核生物基因基础转录机器结构的研究工作,他研究了关于转录的activator、suppressor如何和mediator及转录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PIC)的相互作用的不同complex的结构,想通过研究各个亚基在不同的complex和单独存在状态下构象的改变来阐明转录复合物的活性位点是如何被暴露出来并和DNA相互作用起始转录的过程。在报告中,蔡刚教授总结到这些转录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在从进化上是相当保守的,所以他希望未来能揭示高等生物人乃至真核生物的转录的机制。就像日本科学家Fujiyaoshi所说的,“Sample preparation is very very important!”期间,他向大家说明了样品的重要性以及制备过程中的种种技巧和所遇到的困难,这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最后,蔡刚教授总结了这个领域的工作,并且提出了关于基础转录装置如何和DNA相互作用,包括在染色质修饰和重组的作用问题,他希望借助电镜和已有的研究系统来达到更高分辨率的结构并且观察到DNA的结合。

  会议结束后,与会者与蔡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自己的研究课题向其请教了样品制备和结构解析处理方面的问题。

蔡刚教授作报告

孙飞研究员主持会议

 

(供稿:陆久维)

(报道:综合处)

(2011年1月24日)

(摄影:王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