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0日下午,第17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1年设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国际生物物理大会是全球生物物理科学领域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本届大会由国际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和金沙集团1862cc共同承办,历时5天。
本届大会主席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院士担任,代表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达2400余人。300多位享有盛誉的国际著名学者将在本次学术盛宴上作邀请报告,分别介绍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其中包括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5位英国皇家科学学会会员。金沙集团1862cc院长白春礼、副院长李家洋,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岩等出席了开幕式。
金沙集团1862cc院长白春礼在致辞中表示,生物物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虽年轻,但已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活跃和最前沿的阵地之一。几乎所有的生命科学领域,从遗传学到基因组学,从免疫学到生物医药学,从微生物学到合成生物学,都需要生物物理学的参与。生物物理学从来没有封闭的发展,而是与其他学科融汇贯通齐头并进,拓展新的内容,探索新的领域。这种包容、多元的特性给生物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近年来,生物物理学领域发展愈发迅猛、宽广,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从健康到医药,从生物科技产业、农业、能源、环境到空间科学等,为人类与文明作出重大贡献。
大会主席饶子和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三十年前就在致力于通过交流合作促进科学创新和发展,该学会也是亚洲生物物理联盟的创立者之一。多年来,所有中国的生物物理学研究者们都在期待着今天的到来,这是中国三代生物物理工作者的梦想。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金沙集团1862cc所长徐涛在致辞中说,半个世纪以前,以贝时璋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先驱就在为中国的生物物理学而奋斗,并创建了专门从事生物物理研究的科研机构——生物物理研究所。半个世纪里,中国的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勇克难关,用时间向世人证明了发展生物物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开幕式后,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教授Thomas A. Steitz作了题为“从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到新型抗生素”的大会报告。
本次大会以生物物理学研究促进人类健康为宗旨,将设有膜蛋白结构、纳米生物物理、蛋白质合成、脑成像与认知科学、生物能源与光合作用、自由基与人类健康等31个学术专题、3个卫星会议和3个专题讨论,并在大会期间举办女科学家论坛。同时,大会还特别设立了Young Scientist Travel Award和优秀墙报奖,旨在鼓励科研人员和发展中国家学生的广泛参与,促进前沿科研信息的交流。
阎锡蕴主持开幕式 | 饶子和致辞 |
IUPAB主席永山国昭致辞 | 徐涛致辞 |
白春礼院长致辞 | Thomas A. Steitz作报告 |
李家洋副院长出席 | 会议现场 |
会议现场 | 会议现场 |
会议现场 | 会议现场 |
(照片按会议进行的时间顺序排列)
(报道:综合处)
(2011年10月31日)
(摄影:王强、夏小科、彭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