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金沙集团官网下载

和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2012年度联合学术年会在京召开金沙集团1862cc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金沙集团1862cc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和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第一次联合学术年会于2012年11月1-3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规模约为350人,其中包括20多位领导和特邀专家、27名重点实验室的PI、近100位一线的科研工作人员及200多名在读研究生。

  本次年会得到了基金委、院、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基金委闫章才处长、杨正宗处长、吕群燕主任、王璞玥主任、院生物局段子渊主任、刘杰处长、朱有光处长、刘斌副处长、生物物理所王大成院士、中国科技大学田志刚教授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

  生物物理所许瑞明副所长、科技处孙命处长、平台王翔主任,微生物所黄力所长、刘双江副所长、东秀珠副所长、科技处杨怀义处长及其他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生物局段子渊主任和刘杰处长代表院生物局致辞。他们首先肯定了两个重点实验室在2012年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表示通过联合年会感受到了良好的学术及合作氛围。段主任表示,联合年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两个重点实验室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这种科研合作也受到了两个研究所的高度重视。段主任希望两个重点实验室更深入讨论今后的实质性科研合作,进一步落实研究体系的共享,推动研究所的一三五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今后联合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打好基础。刘杰处长也就一线科研和管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希望科学院今后出国家的火车头、思想库、引领者、先行者,希望一线科研人员开拓视野、勇于创新,提倡学术自由,并在自由探索基础之上开展交叉引领的工作。随后,微生物所黄力所长及生物物理所许瑞明副所长分别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希望加强两重点实验室的联合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创造合适的机制使大家交流更加频繁,两所都将积极为这两个重点实验室的联合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随后,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光侠研究员和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文军研究员分别做了两个重点实验室的年度工作报告,他们分别从实验室概况、实验室定位、研究方向和目标、研究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对重点实验室做了介绍。

  会议中还对两个重点实验室的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年会第二、三天为两个重点实验室的27位PI分别进行科研汇报与发展战略研讨,每位报告的PI都做了精心准备,分别就各自实验室目前的研究方向、取得的进展、拟开展的工作等几方面做了详细而精彩的分析报告,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的300多位师生认真听取了每位报告人的精彩演讲,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年会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年会,两个重点实验室展示了这一年的成绩,得到了院、所领导的积极肯定,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也欢欣鼓舞,力争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总结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将继续吸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发现创新亮点,为国家重大需求提供技术支撑。大家一致表示,联合年会为两个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台,为进一步加深了解、深化合作创造了便利条件,为科学院在免疫学基础研究和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打下良好基础。

  附:金沙集团1862cc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获奖人员名单:

  “研究生年度学术报告”杰出奖获得者:贺晓萌

  “研究生年度学术报告”优秀奖获得者:夏朋延、陶贤尊

  “研究生年度学术报告”鼓励奖获得者:杨丹 孙力 沈胜 徐萌 陈勇志 于海生 史瑶瑶

  “研究生年度学术展板评比”一等奖获得者:穆 昕

  “研究生年度学术展板评比”二等奖获得者:陈俊、韩传辉

  “研究生年度学术展板评比”三等奖获得者: 陈勇志、吴晓冉、梁永

  “研究生年度学术展板评比”鼓励奖获得者:

   李 倩、刘胜武、李 曼、郝 璐、谭 毅、鞠见齐、杜雪相、宣依昉、陶贤尊、王 沁、郑晓娇、唐倩囡、

   吕梦捷、伍伟伟、张超、任振华、边英杰、胡瑞、李靖云、程梦兰、郭 浩、鲁 岩、孙 力、陈小彬、

   邓泳昊 李 翀、黄 岚、杜 颖、叶步青、黎小珠、贾明明、王新路、姜竺君、许红韬、俞珺璟、冯 瑾、

   赵 洋、于海生、张家龙、师晓栋、李冬玲

   金沙集团1862cc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获奖人员名单:

  “周家炽病毒学论文奖”获得者:

   张晓爱 逯光文 王赛锋 邱立鹏 李 青 孙晓曼 李志新

  “旷博杯”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获得者:王烨涛 曹 帅

  “旷博杯”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获得者:

   张 娜 逯光文 宋福行 刘 军 钱小敏 张建华 高诗娟 郝军莉 于茂荣 刘晓玲 路希山 施 一 刘 军 

   张师鸿 谭曙光 裘晓雪 王 松 李 化 陈玉海

 

(供稿:感染与免疫院重点实验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