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沙集团官网下载

并做贝时璋报告德国哥廷根大学Tobias Moser教授来访生物物理所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5日

  2018年11月26日,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Tobias Moser教授应金沙集团1862cc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涛院士的邀请,来访生物物理研究所并做了精彩的贝时璋报告,报告题为“Biophysics of sound coding at hair cell synapses in the ear”。

  Tobias Moser是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听觉神经科学教授。他于1995年在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1994年至1997年,在E. Neher教授(1991年获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2001年,担任哥廷根生物物理化学MPI初级组组长。自2001年以来,担任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耳鼻喉科的InnerEarLab和临床工作负责人,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听觉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实验医学和生物物理化学MPI和德国灵长类中心组组长。

  Tobias Moser教授长期致力于听觉系统中声音编码和信息处理的分子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以及通过基因替代疗法和光遗传学刺激恢复听力。通过结合各种技术从分子到突触水平来表征毛细胞和听觉脑干的突触。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理解听觉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并启动了听觉突触的概念。为了恢复听力,Tobias Moser教授的目标是建立病毒介导的听觉神经病学基因替代疗法,并追求听觉神经的光遗传学刺激,以提高人工耳蜗的性能。

  在本次报告中,Tobias Moser教授着重介绍了利用共聚焦和STED来研究内毛细胞(IHC)的突触前活动区的Ca2+通道数量和分布情况。Ca2+内流引起突触前活动区(AZ)中突触小泡的释放,这种信息的传递是感觉、神经和运动的基础。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对AZ Ca2+信号传导的定量研究,但是一直受限于常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阻碍了对Ca2+通道结构域的直接观察。Tobias Moser教授实验室使用IHCs的AZ作为模型来研究突触前Ca2+内流,由于IHCs的AZ相对较大且彼此分离,非常适合研究单个AZs的Ca2+信号。在单个AZ中结合共聚焦Ca2+成像和选择性抑制Ca2+内流,通过分析光学波动来估算每个AZ的Ca2+通道数。采用3D-STED来量化IHC中AZ Ca2+通道的结构。建立了2D-STEDCa2+成像方法和STED荧光寿命的检测。

  Tobias Moser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令人印象深刻。多位研究员和学生踊跃提问,Tobias Moser教授认真的回答了每一个提问者的问题。报告结束后的午餐会中,和多位研究生面对面交流,解答他们的疑惑,并且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Tobias Moser教授做报告

徐涛院士主持报告

徐涛院士与Tobias Moser教授合影

报告现场

 

(供稿:徐涛课题组;摄影:王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