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德耀 2009年3月
我与生物物理研究所结缘是1979年。此前,我于1958年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原子能研究所从事“两弹”研制中的氢弹原料——氚的制备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并为开辟当时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前沿领域,负责建立了“标记化合物研发、生产基地”,为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在其他科研领域及医疗卫生临床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当时,生物物理研究所承担着发展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历史重任,所里已逐步汇集了一批具国际学术水平、有学科领军能力的科学家,如贝时璋、邹承鲁、梁栋材、杨福愉等,但却一直没有自己集中的科研基地,而是依托在科学院兄弟所的建筑中分散地工作。虽然,在此艰苦条件下,也做出了许多重大成果,但对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发展,基础设施逐渐成为瓶颈问题。尤其在发现遗传物质DNA\RNA之后,国外生物科学迅猛发展、派生出许多学科分支,我国要紧跟上世界发展步伐,一个合乎要求的科研基地是必要前提。“瓶颈”问题必须解决。
图一、1986 年生物物理所大楼开工典礼(左三:卢嘉锡)
经过多方努力,“北京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心”①建设项目在1978年底得到国家计委批准。我们就开始资料调研与工艺设计。从1980年开始作为副所长的我受领导委托,全面负责此工程。
“北京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心”是属于国家大中型、有特殊应用目的的建设项目,不同于一般土木建设工程。在目的上,它是为发展我国生物科学新兴的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以及生物实验技术等领域提供工作场地与技术设施,以实现科研水平达到和超过国际水平为最终目的,其功能上要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从而,技术上的合理性,成为工程的生命,具体讲:必须满足一系列大小不一、性能各异的先进精密仪器设备(如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衍射仪、激光装置、计算机等)对工程建筑的不同要求。这些要求,有时还是相互矛盾的。开展科研工作的专门技术条件要求都要一一满足(包括低温、防尘、通风、防震、超高速运转的稳定性要求、屏蔽、无菌环境、纯净水供应等)。还包括工艺建筑要求,如合理的单元面积、朝向、室内布局(实验台等),还有特殊部门的特殊要求(如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此外一线与配套部门、管理部门既要互不干扰,又要联系方便;还要考虑建筑群的合理化、人性化的布局,如我所实验室与马路中心距离70 米以上,以保持安静和庭园式的外部环境等。为满足这些要求,我们对国内外的资料及实地情况进行调研后,发挥集体智慧做了妥善决策并合理实施。
“北京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心”同时又是土木建筑工程,所有一般土木建筑工程所遇到的问题,一个也少不了。包括立项、选址、原住户拆迁安置、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工程进度管理。尤其是施工的经费,由于当时材料与人工的调整等因素比原计划增加了1/3,经多方努力才解决增加的经费问题,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图二、名誉所长贝时障院士视察工地(1990年6月)
值得提出的是,1985年为了争取该项目的“初步设计”通过审定,在回龙观召开了有国家计委、科学院等有关领导和我所全部正副所长参加的会议。在会议上,国家计委领导能否批准十分关键,而国家计委批准的关键又在于计委领导是否对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理解以及相关情况是否十分明了。为此我们争取到国家计委科技司领导亲自参加回龙观会议并参与讨论。为确保计委领导批准的决心,原副所长杨福愉院士又利用业余时间,在回龙观会议前亲自到计委科技司领导家中登门拜访,详细汇报情况,沟通思想,提前统一认识,增强了计委批准的决心,确保工程1986 年度的正式开工。
还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北京市为确保即将到来的亚运会在北京召开,规定除亚运会工程及列入重点工程的项目外,其他一切在建工程(包括我所工程)都要让路,暂停施工。因此,据理力争将我所工程列入重点项目的问题就十分迫切。在梁栋材、邹承鲁、杨福愉、王书荣等当时所领导写信给北京市委领导仍未达到目的的情况下,不得已又请当时已80多岁的名誉所长贝时障院士亲自前往北京市建委陈述情况,才最终得到同意,使工程列入重点,保障了工程顺利进行按期完工。工程验收后得到好的评价,被北京市评为优质工程。先后共得到多种奖励,成为科学院京区的一个样板。我所在北郊运行后,国家有关部委和科学院的各位领导多次来我所视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无不对我所北郊基建工程给予高度评价。原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来视察时称赞说,“来到生物物理所就好像走进了国外的科研机构”。路甬祥院长来我所检查工作时说,“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所和实验室,只有德国的马普实验室可以和生物物理所相比”。这些都是对我所的极大鼓舞。
该工程建成后,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2、扩大了研究范围,课题组由原来的10 个,发展到现在的50 个,科研成果,相应增加。3、成为国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心、建立了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4、为国际合作创造了必要条件。5、有条件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了后备人才,为我国生物科学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6、增强了研究所的竞争力。7、有力促进了科研体制改革。
“北京现代生物中心”建设工程的成功,是因为它凝聚了党和国家对中国生物科学发展的关怀、人民对中国生物科学发展的期待,它还凝聚了全所同志的支持,以及参与建设的每个同志的智慧与辛勤劳动、汗水、甚至委屈。在庆祝建所50周年的时候,我回顾了工程建设的过程,希望大家更好地呵护它,爱惜它,让它更长久、更充分地发挥它应有的历史作用。
注释:
① 1978 年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北京现代生物中心。该中心由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实验技术四部分组成。其中发育生物学部分在1983 年成立为发育生物所。另三部分学科作为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工程名称为“北京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心”。